根據歷年門診觀察,許多民眾因灰塵、塵蟎,
誘發過敏症狀,如鼻子癢、打噴嚏、流鼻水,嚴重時甚至引發氣喘。
灰塵和塵蟎會誘發過敏症狀,包括~~
1.呼吸道症狀: 打噴嚏、流鼻涕、鼻塞、喉嚨發癢、鼻後滴漏、咳嗽 
2.眼睛症狀: 發癢、發紅、流淚、眼睛下方皮膚腫脹或呈藍色 
3.皮膚症狀: 搔癢、紅腫、脫皮或出疹,特別是濕疹的症狀可能因此加劇 
4.其他症狀: 臉部壓迫感或疼痛,嚴重時可能引發氣喘、呼吸困難、胸悶或影響睡眠 
塵蟎是一種8隻腳的微小的蛛形綱節肢動物,雌雄個體均為乳白色,肉眼是幾乎看不到的,最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,
適合生長的溫度為22-26℃、濕度為70-80%,以人類或動物(貓、狗)脫落的皮屑、毛髮維生,
以位於亞熱帶的台灣為例,室內溫度平均約15-30℃,相對溼度約60-85%,利於塵蟎生長,
亦是台灣兒童重要的過敏原之一。
台北市衛生局於2008年發布的統計數據中,對國小一年級學童過敏原檢測,塵蟎占90.79%。
一、應當如何控制塵蟎?
1.每週定期使用超過55℃的熱水清洗寢具,使用防塵蟎的材料包覆床墊及枕頭。
2.降低家中濕度,塵蟎在相對濕度50%以下無法生長,故可使用除濕機將室內濕度控制於50%以下,以減緩塵蟎數量的增加。
3.移除地毯、老舊絨毛玩具、厚重窗簾和布製傢俱。
4.保持室內通風良好,讓空氣流通,讓灰塵跑到戶外。
5.可將寢具套上防塵蟎套阻隔過敏原。
6.家中不要使用填充類的傢俱,使用皮革沙發或木製傢俱。
7.當溫度下降至16℃以下時,塵蟎的存活率也會降低,因此可將小衣物或填充玩具放入冷凍庫中24小時,冰凍後同樣需以清水洗滌。
二、如何有效控制過敏原?
1.保持居家空氣品質良好,保持通風。
2.禁止在家吸菸、盡可能不要養寵物。
3.定期清掃家中環境,盡可能保持沒有灰塵的狀態。
4.降低家中濕度,必要時可使用除濕機,保持濕度在50%以下。
5.氣候變化時,外出應加衣服及戴口罩。